从周末开始陆续有小伙伴发了一张图向港保万事通求证,并配上文字说明“10月29日购买香港保险不能刷银联卡之类的”,一张被传了模糊的图(如下图),甚至连验证都没有验证,就在内地保险代理人圈中疯传,如此不负责和专业的怎能真正站在客户角度考虑方案。
(内地保险代理圈疯传的图)
一、具有迷惑性的日期
这个周末也就是10月25,26日,而图片中的日期为10月29日,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让很多客户信以为真。然而事实是,不能刷银联卡是早在2016年10月29日停止的,也就是说这是3年前的信息,银联卡不能通过POS机刷卡来购买香港保险。
事实上,从2016年10月29日之后,通过银联储蓄卡刷卡购买香港保险已经行不通了,10月28日甚至出现了熬夜购买的景象。然而封闭了银联卡之后,内地人就不能购买香港保险了吗?显然不是!可以通过visa,现金,香港银行卡等等渠道购买,香港保监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香港保险依然是内地海外资产配置的首选。
2016年,内地赴港购买香港保险新单保费达727亿,保单数41.05万单,占总保单数30.8%。
2017年,也是禁止刷银联卡的首年,内地赴港购买香港保险新单保费达508亿,占香港总保单的32.6%。保单数40.97万单,占总保单31.4%
2018年,禁止刷银联卡的第二年,内地赴港购买香港保险新单保费达476亿,占香港总保单的30%。保单数46.37万单,占总保单数34%
自2016年银联卡禁刷以来,购买香港保单的内地居民数量不降反升!
二、保监会发文风险提示
事实上,上图的截图也是拼凑的,中国保监会(还未合并成为今日的银保监会)2017年初曾发文“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提示”,香港保险火到国家最高监管部门发文也是厉害了。主要讲了5条,全文如下:
1.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
首先,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大陆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其次,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此外,除了法律诉讼之外,投保人也可选择向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理赔索偿有关的纠纷,但该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
点评:此举有如脱裤子放屁,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香港和内地是一国两制,司法独立,法律属于英美法系(判例法)更避免人为操作的弊端,公平公正。
正如你在美国,香港,台湾,澳门买了一件名牌包包,出了问题适用内地法律吗?显然不是,肯定是当地法律。
2.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
一方面,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另一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此外,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点评:诚然,人民币和美元未来的涨跌和汇率谁也无法预测,我们只能做风险对冲,配置一部分美元资产,内地有一部分人民币资产,不是非常合理的资产配置方式吗?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人民币)是否合理呢?
关于汇率风险,2016年到现在可以看出,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是风险还是机会呢?另外在美元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您觉得哪个风险更大
3.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分红保险,其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目前内地保险产品遵照监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档演示红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别为3%、4.5%和6%。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作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点评: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欧美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将不是保本保息的时代,中国已经在全面打破刚性兑付,收益由市场决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关于香港保险的分红是否能达到,我们可以从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官网可以看到每年公布的实际分红与演示分红对比,100%甚至超额实现。选择保险公司是看他未来100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能力,而不是在国家政策保护下获得的市场份额。
近日,国家深化金融改革,已经全面放开外资成立保险公司,银行,未来的中国保险业不会那么好过了。
4.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
中途退保时,投保人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香港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无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期交保单在保单前期现金价值很低,前2年甚至为零,客户如果退保将承受较大的损失。
点评: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不是香港重疾险和储蓄分红险的专利,而是全球所有的类似险种的弊端,包过内地保险。产品品种与设计,不应成为黑香港保险的理由。
5.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表述方式与内地不尽相同。投保人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点评:最后一点我比较赞同,无论香港保险还是内地保险,均要自信阅读条款,不能单一听从无良代理人的忽悠,我想这点很多购买内地保险的客户深有体会。
三、常见的香港保险谣言
谣言一: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内地保险公司不会倒闭
有人说大陆保险公司不会破产,而香港的保险公司可以破产。
比较国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香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险公司条例》,关于保险公司破产或者清盘对保单持有人的保护:
《香港保险公司条例》中第46条(2)规定:“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则清盘人须继续经营保险人的长期业务,目的是将该业务作为正营运中的事业转让给另一保险人,无论此保险人是已存在的保险人或为此目的而成立的保险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第八十九至九十二条规定了关于保险公司分立、合并、撤销或解散的相关事宜。
事实上,不管是依据大陆保险法还是国际惯例,持有长期人寿保单的保险公司都不能自行解散。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保险公司濒临破产的时候有两种选择,第一是重组,第二才是清算。
从政府对于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要求,香港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赔偿支付能力超过300%,内地的保险公司一般维持在150%的幅度,香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远超内地。
从国际上公认的金融信用评级比如标准普尔,香港保险公司长期信用评级在AA-/AA,而内地人寿保险公司评级有A-/AA-等。综合来看,在香港政府的严格监管下,更好地保障了保单持有人的利益。
谣言二:香港保险不受大陆法律保护
乍一看很吓人,实则不然。事实上,购买境外理财保险产品,受到所在国家/地区法律保护。亲自抵港购买香港保险,一定受到香港法律保护。在国内找地下中介签署的香港保单,均不受两地法律保护。
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是个自由港,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开放的经济环境。香港和内地的法律体系不同,也不能可能需要受到内地的法律保护。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购买东南亚房产,受中国内地法律保护吗?去欧洲购买奢侈品,受中国大陆消费者权益香港法律保护吗?去境外注册跨国公司,受中国内地法律保护吗?购买境外股票、债券,受中国法律保护吗?以上种种大资金量项目都不受中国内地法律保护,会阻挡投资者购买投资吗?
你去哪里购买产品,就受到哪里法律保护。而这种风险,是一个理性投资者需要了解并承担的。作为香港保险多年从业者,我从未见过身边任何一个合格的代理人说过香港保险受到内地法律保护这种话。在购买之前,相关的购买风险和所得收益,我们都会解释的非常清楚。
香港法律保护的风险真的那么大吗?
来看两地保险的投诉率。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公布的2012-2016年的投诉数据来看。2016年全年的投诉案仅为659宗。而根据中国内地保险会公布的2017年仅第一季度就有投诉案24715宗。
有人可能会说,香港那么小,投诉率当然低啦,你这么比不公平。没错,香港虽然小,但是香港保险业排名世界第一,世界各大保险公司均在香港设立亚洲总部,香港保险面对的客户是全球客户,理赔也是面对全球理赔。在香港无论是人均保单持有量还是保险深度,都远超内地。香港保单数量之多,理赔范围之广,投诉率还远低于内地,不正能说明香港法律更健全,风险更低吗?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在购买香港保险的时候避免风险?正确的方法是一定要通过香港持牌经济公司或者代理人进行咨询,而不要通过内地中介,不签地下保单。
谣言三:理赔需要亲自去香港办理?
地域上有距离,会让很多人先入为主觉得香港保险理赔多么的麻烦。
甚至有内地的保险从业者广告说:“你未来要移民吗?如果不移民不用考虑港险。“
实际上,目前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已经把大部分内地的三甲医院加入指定医院名单,甚至部分二甲医院也在其中,并不是只能在香港看病才能理赔,重大疾病或住院理赔无需赴港,只需要叫个顺丰快递将理赔资料寄到香港保险公司即可。正常情况下一个月之内都可以收到理赔款。
某些理赔不顺利的案例,要么是逻辑漏洞,要么是断章取义。比如,在投保时有意隐瞒病史或者没有进行正确的健康告知。未如实告知的案例放在大陆,大陆也不赔。
谣言四:非香港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纠纷不予受理?
随着大陆客户赴港投保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保障大陆客户权益,香港保监处正式升级并成立香港保监局,监管和保障大陆保单利益。从2019年9月23日起,香港保监局将取代三个自律规管机构,维护香港保险市场的长期发展。
由于香港政府机构是自主经营、独立财务核算,2018年1月1日起,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将向所有保单持有人收取保费征费,用以加强行业监管,更好保障客户利益。也再次证明内地过来香港投保,发生的保险纠纷是受到香港保监察局保护的。
谣言五:香港续缴保费不方便?
香港保险主要以美金保单、港币保单为主,究竟如何缴纳首期保费、如何续缴续期保费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也成为抹黑香港保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现在就给大家总结辟谣究竟如何不来香港也能缴纳保费。
1、如何缴纳首期保费?
①现金缴纳 — 小额保单推荐
这是最直接的首期保费缴纳方式,虽然有限额,但对于大部分选择重疾险的朋友来说已经够用了。例如,香港友邦、英国保诚每份保单现金缴费金额上限为120,000港元/15,000美金。
②刷VISA/Master信用卡— 小额保单推荐
超过现金额度怎么办?可以选择刷带有VISA或者Master标志的信用卡。信用卡额度不够的话,可以刷完还清再继续刷,最高可以刷9次,具体情况以各银行政策为准。
③香港本地银行本票 — 大额保单推荐
通过香港个人银行账户开具保险公司抬头本票,是大额保单最方便最安全的缴纳方式之一。一般都会在来港签约保单时办理,详情请扫面文章下方二维码咨询具体大额保单缴费事宜。
④支票、电汇等其他缴费方式
还可以选择缴纳支票,电汇到保险公司账户等方式缴纳保费,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如何缴纳续期保费?
①本人来港
在深圳、广州经常来港方便的朋友可以选择自行来港到保险公司缴费处或银行缴费处缴纳续期保费。
②开设香港账户自动扣费 — 无需本人来港
来港签署保险保单的同时开设香港银行账户,并签署DDA文件(授权保险公司在该银行账户的保单缴费日自动扣款文件)。存入缴费款后保险公司在绑定银行账户上自动扣费,方便快捷,是目前较多客户选择的续费方式。
③保险公司或银行官网自助续费 — 无需本人来港
登陆保险公司官网或银行官网,输入保单号码,使用VISA或者Master信用卡自行缴纳续期保费。是目前较多小额保单客户选择的支付方式。
④电汇等其他续费方式 — 无需本人来港
可以将续期保费电汇至香港保险公司账户无需本人来港,还有其他续费方式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香港保险缴费、续费方式多样且安全便捷。只需通过官网自助缴费或者银行账户自动扣费即可完成,和内地保险缴费几乎没有区别,所以说通过缴费、续费来黑香港保险的朋友可以省省了。
谣言六:香港保险的高分红非保证?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香港保险有分红,大陆保险没分红,有分红和没有分红你选择哪一个?
更何况香港保险分红有保证部分,香港众多保险公司非保证部分历年来的分红实现率也可以达到90%以上。像友邦、保诚等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几乎达到100%。所以内地同行真的不要在拿这个说事了,用数据说话好吗,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官网一搜就知道了,没有人可以造假。
香港保单的重疾/身故赔偿和现金价值都由两部分组成:保证以及非保证。保证部分,是保险公司承诺的,由保险公司来兜底。非保证部分,由客户和保险公司共享投资收益。
香港保险收益有非保证部分,和银行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是一个道理,何况香港保险至少有保证部分。林立香港的保险公司,都是资金雄厚而且有足够偿付储备的世界级金融机构,由专业投资团队做稳健投资,资金规模大、投资期限长、全球范围内投资,盈利能力强。
根据香港GN16的指引,保险公司必须在网站上公布过往5年内所有产品预期分红实现率,可以帮客户更直观地了解一家保险公司实现预期回报的能力。
保X王牌储蓄产品“隽升”分红实现率:6.67%!保诚公布2019最新分红数据,均超100%!
分红到底靠不靠谱,数据说了算。不管在香港还是内地,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收益,说到底最终综合考量的是金融机构的背景和投资能力。
谣言七:香港保险理赔金无法回到内地?
针对于这个谣言小编的回答肯定不够权威不能让大家信服,我只能拿出权威的官方文件来证明了。
外管局已经明文规定,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理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境内个人作为保险受益人所获外汇保险项下赔偿或给付的保险金,可以存入本人外汇储蓄账户,也可以结汇。”所以香港保险赔偿金入账国内个人储蓄账户没有任何问题。另外,五万美金的外汇限制只是结售汇额度,和保险赔偿金汇入款没有关系,大家可以放心接受大额保险赔偿金。
谣言八:偷换概念、恶意抹黑
经常有朋友会问,香港友邦和中国友邦是同一家公司吗?为什么都是友邦公司,但是两地产品不同呢?其实虽然两家友邦保险同属于友邦集团,但是其实是完全独立的两家公司,产品也完全不一样。例如香港友邦重疾险为:加裕智倍保2,是一款香港保险。而内地友邦保险为:全佑慧享2019,是一款内地保险,并不属于香港保险。
近期小编发现,有些同行利用客户对两家保险公司的不了解,恶心偷换概念,将内地友邦保险:全佑慧享2019混淆为香港友邦保险:加裕智倍保2,简直是蓄意抹黑,其心可诛,已经涉及到蓄意抹黑香港保险和故意欺骗消费者。
现在就给大家对比一下香港友邦保险和内地友邦保险的巨大区别。
由于重疾险在男性和女性的费率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在此以30岁的男性与女性为例,进行比较。
年龄:30岁
性别:男/女
健康状态:健康、非吸烟
保额:66万人民币
1、保费对比
2、保额/身故赔偿对比
3、产品保障对比
其他的长城港险就不一一对比了,相信大家看完上述对比后心里已有定论,香港友邦重疾险相比于内地友邦重疾险来说已经优势非常明显了,不要说香港友邦对比其他内地重疾保险产品了,希望大家看过小编的对比后,不要再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混淆概念误导了。毕竟重疾险在用的上的时候绝对是大多数人的救命稻草,最后到底哪些疾病理赔更宽松,到底可以拿到多少理赔金才是最重要的,最值得大家关心的,香港保险绝对是大家毋庸置疑的选择。
四、写在最后
不夸大自己,不诋毁他人。了解事情本质,理性看待。专注自己专业提升,真诚的为客户服务才是王道。太阳再怎么抹黑还是太阳,香港保险再怎么被抹黑,我们依然是我们,还是屹立百年的香港保险!
「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 Counter offer 有些保单会 取消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很多人不理解了,甚至也不知道免付保费附加契约是个什么东西 ? 什么是免付保...
9 月 1 日起,中国 CRS 正式来袭! 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即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之间进行第一次互换。 香港的保险公司...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保障,很多人都选择购买保险,为健康保驾护航。但不少人对于 医疗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两者的区别 毫无所知,它们是一回事吗...
咨询电话: 400-688-6130
咨询微信: ccgxhk
公司地址: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一路1号A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