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2018数据新鲜出炉
2019.03.15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18年全年度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1,618亿港元,与2017年全年比较,上升了6.9%。
其中,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在2018年继续保持平稳,有关新造保单保费高达$476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9.4%。
TWO●内地访客新单业务
按新单保费统计,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的保费最多,2018年上半年占比为57.6%,与2017年同期相若;其次为重疾险,占比13.6%,较2017年同期有明显升高;万用寿险排名第三,占比12.7%。
①2018新单业务
2018年全年新单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为$1,618亿(较2017年全年上升3.8%)。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汇丰人寿和中国人寿海外。
宏利、恒生保险、太寿香港、永明和富通,较2017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少则19%,多则高达50%。
②2018个人有效业务
(新单+续期)标准保费,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4.3%,上浮5%,收入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保诚、友邦、汇丰人寿和中国人寿海外,占比62.9%。市场逐渐形成了往大公司集中的趋势。
③新单保单数统计
内地访客购买重疾险的数量最多,持续上升,2018年占比为62.1%,远高于2017年,展现出香港重疾险对内地访客较强的吸引力;其次为终身寿险,占比29.5%,较2017年同期有明显下降。
④新单保费统计
内地访客购买终身寿险的保费最多,2018年上半年占比为57.6%,与2017年同期相若;其次为重疾险,占比13.6%,较2017年同期有明显升高;万用寿险排名第三,占比12.7%。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年化保费+整付保费*10%),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汇丰人寿和中国人寿海外。宏利由于整付保费占比太高,折算为标保之后,排名下降至第八。此
THREE●香港重疾险最为受宠
2018年香港保险的重疾险推陈出新,产品不断创新,从早期理赔还原保障、多重保障、癌症保障、心脏中风保障、结合运动程式、男性保障、先天性疾病保障、良性病变保障、家庭成员额外保障、人寿额外保障等等,各家保险公司百花齐放各显所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对于投保香港保险的客户是非常幸运的。
①香港重疾险便宜近三成
以30岁不吸烟的女性为例,香港某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在香港和内地出售的重疾险保单进行比较,大致换算成同等口径后,香港在售的比内地购买的重疾险要便宜近30%。
像工银安盛人寿在内地的保险产品和同属安盛集团的安盛保险(香港)的类似产品,其保费甚至相差一倍。
②香港重疾险特色--分红
为什么要把香港重疾险「有分红」这一特点单独说,香港保险的分红以及保额递增,是香港重疾险非常大的一个优势(内地重疾险保额固定)。有无分红至关重要,通过持有保单合理应对通货膨胀!
过去30多年,人民币的通货膨胀高达6倍。一份重疾险如果不带分红,保额将一直维持在几十年前水平线,根本无法抵御快速的通货膨胀率。
以香港某热销重疾险为例,0岁的小男孩投保10万美金保额,在未来发生理赔时,包含分红的预期赔偿将为:
a.20岁时:13.0万美金;
b.30岁时:15.6万美金;
c.55岁时:28.4万美金;
d.65岁时:36.6万美金;
e.80岁时:104.3万美金。
「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 Counter offer 有些保单会 取消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很多人不理解了,甚至也不知道免付保费附加契约是个什么东西 ? 什么是免付保...
9 月 1 日起,中国 CRS 正式来袭! 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即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之间进行第一次互换。 香港的保险公司...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保障,很多人都选择购买保险,为健康保驾护航。但不少人对于 医疗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两者的区别 毫无所知,它们是一回事吗...
咨询电话: 400-688-6130
咨询微信: ccgxhk
公司地址: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一路1号A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