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了,网上针对香港保险的黑文噪音有增长趋势。有人说是因为内地保险业务员年底要追业绩了。
不管原因如何,“保险”这件事情毕竟牵动着无数家庭和个人的心。我们寻求保障无非是为了生活更安心,现在却被网上的噪音扰得心神不宁。
笔者今天不想过多去谈内地保险与香港保险的恩怨,只希望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大家客观了解香港保险的特点与风险。希望阅读完此文,能帮助各位读者作出适合自身的选择;也希望能给已经选择了港险的朋友们一颗定心丸。
一、投保港险合法吗?
首先明确一点,亲身赴港投保的香港寿险是绝对合法的。
「根据香港法例第41章保险公司条例,任何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寿保险均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摘自保险业监理处复函档桉号INS/ADM/7/1)。
香港特区政府主管保险业的机构是原保险业监理处,现已正式并入政府机构,更名为保险业监管局。签署地在香港的,是合法香港保单,签署地在香港境外为非法保单。内地朋友来港投保,提交旅行证件,复印存档,接受专人验证,确保投保地点在香港本地,就是合法的,受香港法律保护。
而中国内地也无任何法规禁止居民投保境外保险。所以如果大家再看到任何文章说因为投保了境外保险(不只是港险)而受到惩罚(例如冻结银行账户等)的文章,可以直接判定不靠谱了。这些惩罚的发生都是因为事主的不当金融行为(例如银行账户与非法地下钱庄有来往),而绝非因为投保境外保险。
二、境外保险的特点
那么,为何近些年大家如此热衷投保境外保险呢?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享受香港保障产品的独特性,和满足境外美金资产配置的需求。大家在判断自己是否需要选择港险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两方面的需求。
香港保障产品独特性:
产品层面又包括两个重点。
1.第一是保费率。
这个大家都清楚,无论是寿险还是重疾险,在保障项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港险的保费率比内地保险明显低20-40%。这是在精算成本层面决定的,香港的人均寿命长,医疗技术发达,疾病治愈率高,税率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低)。这一切都决定了港险的保费率必然比内地同级别产品低。
2.第二是海外医疗需求,或是环球保障需求。
随着大家接受的信息愈发国际化,如今有不少朋友喜欢前往海外就医,享受更好的医疗环境和资源。近有香港、日本、新加坡;远有赴欧美。
香港养和医院
如果有需要更加国际化的保障需要,这方面港险的保障比内地成熟许多。一方面香港本身就是大家求医的首选热门地点。另一方面,内地目前对任何境外文件的认受性还很不友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海外身故,要理赔内地寿险,手持外国机构发出的死亡认定是完全无法理赔的,必须先到国内公安机关办理死亡证明等资料。这中间又要涉及许多繁琐行政环节。拿着海外就医收据和文件回内地报销也是同理。
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进程早于内地几十年的地区,面对来自全球的理赔服务就十分成熟了。
除以上两项外,大家对香港的信心还主要来自于对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实力和法治监管的信任。否则为什么没有人去泰国旅行的时候顺便买份泰国保险,也没有人去台湾买份台湾保险呢?香港保险受青睐是因自身产品和制度实力取胜。这点不容置疑。
三、境外资产,你是否适合配置
对于境外资产配置的需求,也是因人而异。首先是科学配置资产。如今绝大部分中产家庭的资产是100%人民币资产,在人民币尚未国际化,前景又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当下,这是存在风险的。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适当配置外汇资产可以对冲人民币风险和单一地域风险,是每一个中产家庭的刚需。
其次是财务目标。例如为孩子规划教育基金,如果将来希望孩子出国留学,那么教育基金当然应该存美金。同理,退休后需要使用外币的,退休金也应当存美金。
这里牵涉到一个敏感的问题——外汇管制。目前中国内地针对个人换汇,有每人每年5万美金的上限。别有用心的人总喜欢把换汇跟港险联系起来,事实上,换汇出境还有买境外房产,在境外做其他形式的投资,怎么就没人提了呢。
配置境外资产是部分中国家庭真实存在的需求。换汇是必经的过程,而香港保险只是境外资产配中一个简单有效的财务工具。
四、大家关心的理赔问题
至于一些黑香港保险无法理赔的,就属于低端黑了。
例如把香港保险的“最高诚信”(告知可能影响批核的重要事实)夸大为“无限告知”,说什么投保港险必须事无巨细全部申报否则不能赔。事实上香港保险业从来没有出现过“无限告知”这个词。
就简单问一句:香港同胞也是人。我们做起来困难的事情他们也困难。要是港险真的需要无限告知,否则就不予理赔,那香港同胞们怎么办,难道不理赔了吗?那聪明的香港同胞为啥不集体到内地投保?
另一点就是关于理赔款项如何处理。其实大多选择港险的朋友,理赔款并不需要汇回内地使用。海外就医的医疗费和药费直接在海外用外汇就结了,给子女的教育基金取了美金就直接拿去交学费了。
而对于部分需要理赔款汇回内地的客户,也大可不必担心。目前香港的主要大型保险公司(例如保x和友x),都有直接将理赔金汇至内地银行账户的服务(限额10-20万美金不等)。超出限额的理赔金,可以申请现金支票在香港的银行直接取现,或者到时直接拿着理赔支票开一个香港银行账户就完事了。
毕竟,外汇管制只是一个阶段性措施。人民币依然前进在国际化的进程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人民币的国际化终将必然开放货币通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法理不外乎人情。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而不是制造群众困难。想通这一点,投保了港险或者准备投保港险的朋友其实不需要过于担心。说到底香港是祖国的一部分,难道还能完全割裂拒不往来么。
现在内地资管和保险相关的新媒体都有一个默契——获取大量阅读和转发的最快速方法,就是黑香港保险。香港保险听了估计也不知该开心还是该难过。
归根结底,大家愿意为港险“买账”的原因,是内地现有的保障和资产配置工具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保障需求和财务需求。而港险的存在,一方面为群众的财务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对内地的保险甚至金融业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就在几年前,内地重疾保障还不曾有轻症预支赔付,也正是在港险的良性竞争下,催生了内地保险产品的加速革新和进步,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行文至此,相信能看到这里的读者,都是希望清清楚楚给自己或家庭配上合适的保障。希望此文能帮助大家理性看待境内外保险,最终选择对自己,对家庭最好的财务方案。
「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 Counter offer 有些保单会 取消免付保费附加契约 ,很多人不理解了,甚至也不知道免付保费附加契约是个什么东西 ? 什么是免付保...
9 月 1 日起,中国 CRS 正式来袭! 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即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之间进行第一次互换。 香港的保险公司...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保障,很多人都选择购买保险,为健康保驾护航。但不少人对于 医疗保险与重大疾病保险两者的区别 毫无所知,它们是一回事吗...
咨询电话: 400-688-6130
咨询微信: ccgxhk
公司地址: 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海一路1号A栋